《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通常被认为成书于公元前11世纪到前6世纪之间,即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主要是各地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共有15国风,共160篇。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是周王朝宫廷乐歌,小雅则是部分贵族的作品,共105篇。
颂:是周王朝的宗庙祭祀乐歌,共40篇。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其中以四言为主,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之一。它不仅是文学宝库,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的重要资料。可以说,《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