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方程形式,它包含一个不等号(如小于、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或不等号)来表示两个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不等式方程是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不等式,其中未知数的值使得不等式成立。
不等式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
[ a_1x + b_1 neq c_1 ]
[ a_2x + b_2 leq c_2 ]
[ a_3x + b_3 geq c_3 ]
[ vdots ]
[ a_nx + b_n < c_n ]
这里,( x ) 是未知数,( a_i, b_i, c_i ) 是常数,( i ) 是正整数。
解决不等式方程的过程称为解不等式。解不等式的目的是找到所有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即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解下面的不等式方程:
[ 2x + 3 > 7 ]
将常数项移到不等式的另一边:
[ 2x > 7 3 ]
[ 2x > 4 ]
然后,将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系数2(注意,当除以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会改变,但这里系数为正):
[ x > 2 ]
所以,这个不等式方程的解是所有大于2的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