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曹操斩杀吕布并不是因为听信了某个人的话,而是基于自己的军事和政治考量。在《三国演义》中,有提到曹操听从了谋士荀彧的建议,但根据正史《三国志》的记载,曹操斩杀吕布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 吕布的背叛:吕布曾为丁原、董卓效力,后来因个人恩怨杀死丁原,投靠董卓。董卓败亡后,吕布又背叛董卓,转而投靠袁绍。然而,吕布反复无常,曹操认为他不可信。
2. 曹操的统一大业:曹操当时正在积极扩张势力,统一北方。吕布在徐州地区拥有较强的实力,对曹操构成威胁。为了确保自己的统一大业,曹操决定消灭吕布。
3. 军事考量:曹操曾与吕布交战多次,虽然一度占据上风,但并未能彻底击败吕布。斩杀吕布可以消除后顾之忧,确保北方的稳定。
综上所述,曹操斩杀吕布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而非单纯听信某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