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的重要论述。其大意是:

礼仪,礼仪的开始,在于端正容貌和身体,使面色和顺,言辞得体。
具体解释如下:
1. 礼仪: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2. 正容体齐:指要端正自己的容貌和身体姿态,保持整洁和端庄。
3. 颜顺色:指面色要和顺,不要有怒色或愠色,表现出温和、谦逊的态度。
4. 辞令:指言辞要得体,符合礼仪规范,不使用粗俗或冒犯性的语言。
这句话强调了礼仪的基础在于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举止得体、言语文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之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