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就业合同对应届生考公务员(考公)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报考资格:大部分公务员职位要求考生在报名时是“应届毕业生”。根据《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的规定,应届毕业生是指在国家规定的择业派遣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毕业生。
2. 工作经历:如果你已经与某家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并且开始工作,那么你可能会被视为具有工作经历。一些公务员职位可能不接受有工作经历的人员报考,尤其是那些要求工作经验的职位。
3. 政策变化: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的公务员报考政策可能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或年份可能会对已经就业的应届生报考公务员作出限制。
4. 档案状态:即便你已经就业,如果你的户口、档案和组织关系仍然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你仍然可能被视为应届毕业生。
具体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影响:
未就业状态:如果你签订的是实习合同或培训合同,且没有正式工作,那么你仍然可能被视为应届毕业生。
就业状态:如果你已经与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并且开始工作,那么你可能不再被视为应届毕业生,从而影响你报考某些职位。
建议你在报考前详细查阅当年的公务员报考公告,了解具体的报考条件,或者咨询当地的人事考试机构。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情况,也可以咨询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