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等于100厘米的换算关系是基于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定义。这个换算关系的原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历史原因:在国际单位制建立之前,长度单位有很多种,如英寸、英尺、码、米等。不同国家使用的长度单位各不相同,换算关系也很复杂。为了简化国际贸易和科学交流,国际上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2. 科学定义:在1889年,国际计量大会(CGPM)定义了米的长度。当时,米的定义是基于地球子午线长度的1/10百万分之一。这个定义在1973年被修改,米的定义改为基于光速在真空中传播的时间间隔。
3. 方便使用:将米定义为100厘米,使得长度的计量更加方便。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而100厘米正好是一个易于记忆和使用的整数。
4. 数学关系:在数学运算中,100是一个易于处理的数字。将米定义为100厘米,可以简化数学运算,使得长度计算更加方便。
1米等于100厘米的换算关系是基于国际单位制的规定,旨在简化长度单位的换算,方便国际交流和科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