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题材,许多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干旱灾害的同情和对农民的关怀。以下是一些描写大旱之年的古诗:
1. 杜甫《岁暮》
```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寒翠华失,日暮苍山远。
```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3.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虽然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大旱,但其中的黄河入海流暗示了水资源的宝贵,间接反映了干旱的情况。)
4. 王维《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诗中“空山新雨后”可能反映了旱灾之后的一场及时雨,对缓解旱情有所暗示。)
5. 李白《行路难》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诗中“欲渡黄河冰塞川”描绘了黄河在干旱时的景象。)
这些古诗虽然各有侧重点,但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代社会在干旱灾害面前的困境和诗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