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表格中组界怎么算频数”的回答:
在统计数据时,组界是用来划分数据分组范围的边界值。
首先,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距。组距 =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
例如,有一组数据:12,15,18,20,25,28,30,35,40,45。
假设我们要分 5 组,那么组距 = (45 - 12)÷ 5 = 6.6,为方便计算,可取组距为 7。
接下来确定组界:
第一组下界为最小值,即 12,上界为 12 + 7 - 1 = 18。
第二组下界为 19,上界为 19 + 7 - 1 = 25。
以此类推。
计算频数时,依次查看每个数据落在哪个组内,落在该组的数据个数就是该组的频数。
例如,数据 15 落在第一组,那么第一组的频数就增加 1。
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计算出表格中每个组的频数,从而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
总之,计算组界和频数需要先确定组数和组距,再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确定组界,最后统计每个组的数据个数得到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