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之塔”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教育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经验之塔”理论的主要内容分为做的层次、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三个层面,对教育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强调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学习过程,并为教学媒体分类学等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 做的层次: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直接接触真实事物获得的具体经验,如观察触摸生物模型标本来了解生物结构。
“经验之塔”理论对教育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路径,强调了学习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视听教材因其提供的具体经验而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它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验之塔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经验之塔的构成 经验之塔是一种关于学习经验分类的理论模型,它从具体的直接经验到抽象的词语符号,分为三大类:做的学习经验,包括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和演剧的经验。
“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分为做的层次、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在做的层次中,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是指直接接触真实事物获得的具体经验,如在生物课上,通过观察和触摸模型标本来了解生物的结构。这种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理解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在1946年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此理论认为经验可依照抽象程度分为十个阶层,三大类: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底层为直接经验,即通过真实事物的看、听、尝、嗅、做获取的经验。接着是设计的经验,通过制作模型等改编真实事物以增加理解。参与演戏则允许人们参与重复经验,比观看表演更接近直接经验。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是一个阐述学习过程中经验获取递进过程的理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经验的分类与层次:直接经验:位于塔的底层,通过实际的触摸、观察、品尝、嗅闻和实践获得,是最直观且丰富的经验。设计经验:对真实情境的改编,如实地参与表演,能在模拟中接近真实情境,强化学习深度。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在于以下: (1)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戴尔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体应用于教育。有声电影和录音的出现最终在美国教育界促成了“视听教学运动”。
经验之塔是什么理论?
而戴尔的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则是视听教学理论的代表作。爱德加·戴尔是视听教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而韦伯、霍本等与戴尔同时代的其他视听教学专家的研究成果也对本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
戴尔的“经验之塔”是一种形象化的比拟,用来说明学习经验以直接参与到用图像代替,再用抽象符号表示的逐步发展过程。依照心理学的概念来划分:塔的底部(做的经验)可称为实物直观;塔的中部(观察的经验)可称为模象直观;塔尖(抽象的经验)可称为语言直观。
经验之塔理论是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因为“经验之塔”是一种关于学习经验分类的理论模型,比视听教学运动初期所有分类方法都更有实用价值。经验之塔所表现的学习经验可分为三大类:做的学习经验,包括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和演剧的经验。
经验之塔是一种关于学习经验分类的理论模型,它从具体的直接经验到抽象的词语符号,分为三大类:做的学习经验,包括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和演剧的经验。观察的学习经验,包括演示,校外学习旅行,展览,电视电影,广播,录音,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