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出差交通工具标准
1、公务员出差乘坐飞机时,民航发展基金和燃油附加费可以根据凭证进行报销。 每个出差人员可购买一份交通意外保险。如果单位已经统一购买,则个人无需重复购买。
2、轮船三等舱和飞机经济舱。法律依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 第七条 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
3、工作餐有陪餐人数限制,10人及以下陪餐不超3人,超10人陪餐最多占三分之一。市内交通费:每天固定80元,无需发票按天数给钱。若接待单位派车,半天给40元,全天最多80元。交通工具:部长可坐飞机头等舱、高铁商务座,普通公务员坐经济舱和高铁二等座,县级干部坐头等舱需自贴差价。
4、市内交通费:公务员因公出差期间发生的市内交通费用,如出租车费、地铁费、公交费等,一般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住宿费 公务员出差期间的住宿费,一般按照出差目的地不同地区的住宿费标准限额执行。具体标准由财政部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制定和调整。
5、法律分析:办法规定,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
公务人员出差交通标准
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接待单位协助提供交通工具并有收费标准的,出差人员按标准交纳,最高不超日市内交通费标准;无收费标准的,每人每半天按日市内交通费标准的50%交纳。
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接待单位协助提供且有收费标准的按标准交,最高不超日标准;无标准的,每人每半天按50%交。伙食费:每人每天100元包干(西藏、青海、新疆120元)。
公职人员出差吃住行报销标准如下:差旅住宿费: 部级官员:在北京住宿费每天限额为1100元,在天津等地一般为800元/天。 司局级官员:在北京住宿费每天限额为650元。 一般人员:在北京住宿费每天限额为500元。交通费用: 省部级干部:可乘坐头等舱。
公务员出差乘坐飞机时,民航发展基金和燃油附加费可以根据凭证进行报销。 每个出差人员可购买一份交通意外保险。如果单位已经统一购买,则个人无需重复购买。
公务员中处级、厅级的配车标准?
1、公务员中处级、厅级的配车标准是配备排气量0升(含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如确实因特殊公务,确需配备排气量0升以上、价格25万元以上的轿车,则需要由省主管部门审批。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一)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0升(含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二)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0升(含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轿车。
2、体制内各级别的干部配车标准如下:正部级及以上干部:配备专车,价格限制在45万元以内,排量限制在0升以下。使用年限为六年,超过六年但依然可用的应继续使用。副部级干部:可配备相对固定工作用车,价格在35万元以内,排量同样限制在0升以下。使用年限同样为六年,超过六年但依然可用的应继续使用。
3、中央机关标准: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标准:地方车补标准不得高于中央标准的130%,边疆及边远地区可放宽至150%。如重庆市厅局级车补上限为1690元,科级及以下为650元;广东省正厅级为1690元,科员以下为250元。
4、公务员购买私家车没有限制。 但是,公务用车有明确的配备标准。 通常,省级领导的公务用车排量要求在0升及以上。 市级厅局级的公务用车通常为0升涡轮增压。 在更低的级别,公务用车通常配备的是帕萨特6升车型。
5、升以下,特殊情况可配备价格18万以内排气量8升以下的车辆,或价格25万以内,排气量0升以下的其他小型客车、中型客车,或价格45万元以内的大型客车。所有车辆使用年限超过八年可更新,超过年限但依然可用的应继续使用。现今,公务用车中,国产车越来越多。
公务员出差坐飞机标准
1、公务员出差乘坐飞机时,民航发展基金和燃油附加费可以根据凭证进行报销。 每个出差人员可购买一份交通意外保险。如果单位已经统一购买,则个人无需重复购买。
2、年公务员出差住宿标准按官衔划分,以北京为例,部长级1100元,局长级650元,普通科员500元,且取消两人合住一间规定,可住单间,但旺季会涨价。具体各项出差标准如下:伙食费:除工作需要安排的“一顿正餐”外,其他饭钱自付。在单位食堂,早餐20元、午晚餐各40元;在饭店则按标价给钱。
3、公务员出差任务紧急,里程为普通火车旅程时间超过 15 小时, 高铁超过6 小时的, 可乘坐飞机。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办法中规定: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出差原则上不能乘坐飞机,在出差地点远、任务急的情况下,乘坐飞机也需要报经司局级干部同意。
4、对于其他公务员,他们的出差飞行出行则必须选择经济舱。 对于科级及以下的公务员,通常不建议乘坐飞机出行。除非是因为出差地点距离较远或者任务紧急,需要乘坐飞机,这种情况下需要严格控制,并且必须得到本单位领导的批准方可乘坐飞机。
5、法律规定:根据相关办法,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在出差时,通常不应乘坐飞机。 特殊情况:若出差地点较远或任务紧急,确需乘坐飞机的,必须获得司局级干部的同意。 费用报销:依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九条,公务员乘坐飞机时,可以报销民航发展基金和燃油附加费。
6、第八条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第九条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据报销。第十条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每人次可以购买交通意外保险一份。所在单位统一购买交通意外保险的,不再重复购买。
公务员乘高铁报销标准
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报销,每人次可购一份交通意外保险。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天数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接待单位协助提供且有收费标准的,按标准交,最高不超日标准;无标准的,每人每半天按日标准50%交。
而正、副司(局)级的工作人员则可以乘坐一等座车厢,报销时也按照一等座的票价进行。至于处级及以下的工作人员,则只能选择二等座车厢,报销时也仅限于二等座的票价。这样的报销规定,体现了对不同级别官员工作需求的合理考虑。
会议费: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会议费综合定额标准为:一类会议上限每人每天760元,二类会上限650元,三类四类会上限550元。
在交通工具(飞机、软卧除外)上连续乘座超过12小时(含12小时)人员,每 超过12小时增加20元的伙食补助; (3)参加会议的出差人员在报销时必须提供会议通知原件或复印件。
年公务员出差标准通常包括交通、住宿、伙食和公杂费等,具体如下:交通费:国内出差,火车方面厅局级及以下人员通常坐高铁二等座或普通列车硬卧;飞机方面厅局级及以上人员可坐经济舱,特殊情况需审批;轮船为三等舱或以下;市内交通可凭据报销,或按标准领取交通补贴。
公务出差交通工具乘坐标准
公务员出差乘坐飞机时,民航发展基金和燃油附加费可以根据凭证进行报销。 每个出差人员可购买一份交通意外保险。如果单位已经统一购买,则个人无需重复购买。
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接待单位协助提供交通工具并有收费标准的,出差人员按标准交纳,最高不超日市内交通费标准;无收费标准的,每人每半天按日市内交通费标准的50%交纳。
法律分析:办法规定,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
司局级及相当职务人员:能乘坐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一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其余人员:乘坐火车硬席(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软座。此外,若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超支部分需个人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