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作人员出入境备案登记后护照能正常使用吗
不能正常使用。登记备案人员已申领的出入境证件,主要是护照,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集中保管,对于公职人员来说,主要分为因公出国和因私出国,因公出国会有完整的一套工作流程,而是因私事出国的话,可就没有普通人那么轻松的办理了,还需要经过层层的审批,甚至有些职位不被允许因私出国。出国就是以自己所在的国家为地点,离开所在的国家,就叫出国。
对于普通居民(非报备人群),如普通游客、学生等非特殊身份人员,办理出入境签注后,凭有效证件(护照、通行证 + 签注)即可出境,无需向公安机关或单位报备。个人旅游、探亲等普通签注,完成签注申请并获批后,持通行证和签注就能正常出行。
不可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单位领导成员及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等须按照组织、人事管理权限和行政隶属关系出具单位意见,单位审批同意后可以申请因私护照出国旅游。
如果需要出国,必须先完成护照备案手续。这一过程通常需要通过公安部门的出入境管理机构来完成。备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些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或不当的出国活动。因此,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分析: 收护照是因为限制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境。如果需要因私出境,要提前向组织申请,组织同意后才可以出境 限制范围: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干部提拔不能有绿卡
1、中国的公职人员不得持有任何外国的绿卡,包括澳大利亚的绿卡。 绿卡是指获得海外国家永久居留权的证件。 中国政府规定,所有公职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必须放弃海外绿卡。 如果不主动放弃绿卡,公职人员将面临被开除公职的后果。
2、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干部提拔不能有绿卡,2003年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的意见》,就提出:党员干部“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办理外国长期居留证(绿卡)”、“已经办理的,本人要主动向所属地区或部门的党组织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3、中国的公职人员不允许持有澳大利亚绿卡,包括任何其他国家的绿卡。拥有海外国家永久居留权俗称为绿卡。中国政府对公职人员包含国家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禁止持有海外绿卡,必须主动放弃,否则将被开除公职。
4、不予许。中央组织部关于共产党员因私事出国或去港澳地区的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组发〔1981〕19号) :对于出国或去港澳长期定居的党员,在他们出境以后,即停止党籍,基层党组织可将他们的党员组织关系和档案材料一并转移到县或相当县一级的党委组织部门,保存备查。
5、军队退休干部能否获得绿卡,取决于具体政策规定。根据相关决策,鼓励引导退休干部、教师、医生、军人、技术人员等回乡定居,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然而,关于绿卡的获取,没有明确的信息表明军队退休干部能否获得。因此,具体情况需要咨询相关部门。
公职人员挂证规定
1、公职人员挂证最低的处理可能是经批评教育后免予处分。公职人员挂证属于兼职行为。依据《公务员法》第五十五条,公务员因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法给予处分;若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该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2、中纪委严查公职人员“挂证”问题的核心要点如下:公职人员“挂证”取酬违反党纪国法:公职人员将自己的资格证书挂靠到非供职企业以获取报酬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无论其“挂证”兼职是否有取酬,都违反了纪律规矩。
3、公务员挂证属于违法行为,本身挂证就不是合法的行为,属于犯法的行为。一般公务员的证件会被吊消,再根据严重情节,给予相关公务员内部的处罚政策。公务员应当遵纪守法,不得有散布有损宪法权威、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4、挂证取酬人员通常不可以晋升职称,甚至会受到一定期限内限制晋升的处罚。“挂证取酬”指行为人将自己的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等挂靠在非供职单位名下,实际未到挂靠单位工作而获取报酬。这种行为违反相关行业规定与公职人员兼职取酬禁止性规定。多地对“挂证取酬”公职人员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