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省考行测常识备的成语积累有哪些?
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炙:烤。比喻气焰盛、权势大。易被误用为受追捧、受欢迎的事物。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易被误用为冲在前列或者首先应当做某事。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辞,含贬义。易误用为夸奖别人的褒义词。
【1-10】如大而化之形容处理问题粗略,抱残守缺指保守不求改进。【11-20】如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豪放,未定之天比喻事情未定。【21-30】如困兽犹斗比喻困境中的挣扎,沉思翰藻则寓意深刻。继续往下,这些成语涵盖了各种主题,从工作态度到历史典故,都是备考的宝贵资源。
哀而不伤:指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理事物恰到好处,避免过犹不及。 安居乐业:形容人们生活稳定,工作愉快。 安之若素:指与平常无异,心态平和。 八面玲珑: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各方面都能妥善应对。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流逝之快。 白头偕老:形容夫妻相守到老。
省考中常考的40个成语典故!
1、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特色。举棋不定: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名实不符:名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2、【1-10】如大而化之形容处理问题粗略,抱残守缺指保守不求改进。【11-20】如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豪放,未定之天比喻事情未定。【21-30】如困兽犹斗比喻困境中的挣扎,沉思翰藻则寓意深刻。继续往下,这些成语涵盖了各种主题,从工作态度到历史典故,都是备考的宝贵资源。
3、锋芒毕露:意思是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出自《汉衣冠》。成语典故:诸葛恪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儿子,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思敏捷、天赋过人的特质,并且大家都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
4、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___。
5、而考察内容则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我们常用的成语中意义相近、容易混淆的;另一类是我们常用成语中容易误用的。要解决好这两类问题,要求我们一是正确理解常用常考成语的含义,二是正确的运用成语。近几年考察成语的重复率很高。
国省考高频成语考点直击:不胜枚举、比比皆是、捉襟见肘
不胜枚举: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多。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事物普遍。数不胜数:数不全,形容数量极多。宽泛:涉及面广。广泛:范围大。比比皆是 成语释义:到处都是,形容事物普遍。 成语辨析 ①比比皆是着重指事物普遍,可用于具体或抽象事物。②俯拾即是强调容易得到,多指抽象事物,指具体事物时多指琐碎。
省考必背的10组高频成语
事业单位、公务员省考国考言语高频成语500个 有名无实:虚有其名,无实际内容。与生俱来:个人天生的独特、不可替代性。出人意表:出乎意料。壁垒分明:界限清晰。添砖加瓦:尽己之力。骑虎难下:被迫继续。两面三刀:居心不良,言行不一。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盛况。居无定所:没有固定住所。硕果累累:成果丰富。
不胜枚举 成语释义: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众多。 成语辨析 ①不胜枚举强调数量多,列举不完,适用于形容同一类事物很多。②数不胜数强调数量庞大,难以计算。 真题演练 (2018联考)汉武帝时,私人讲学的事例不胜枚举,读书人学成即授徒普遍。而家学,是私学的特殊力量。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特色。举棋不定: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名实不符:名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鞭长莫及、不谋而合、如出一辙、文不加点、安土重迁、革故鼎新、微言大义、一得之间,等。
饮鸩止渴 解析: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例句:事实证明,那种靠毁林扩大耕地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鞭长莫及 解析:及:到。原意是虽然鞭子长,但是打不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力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