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键:知足者富,知止者久||心和塾
1、孙键:知足者富,知止者久 知足者富 在《道德经》中,老子深刻指出:“知足者富。”这句话揭示了知足是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知足,并非意味着停滞不前或安于现状,而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是对现有生活的珍惜与感恩。
2、曾国藩也说过: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懂得知足。唯有保持知足的心态,才能抵挡住外物的引诱,才会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快乐。2 知止者久 《大学》有言: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知止,是一个人顶级的智慧。世间万物,适可而止。花开则谢,月满则亏,皆为自然之道。唯有效仿自然,方能顺应规律。故古今欲成大事者,必知止。如古人言:“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人的一生,能够把握好一个尺度,学会知止,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
知行知止,能进能退,善始善终是一种大智慧。宋代诗人邵雍曾说“知行知止唯贤者”。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意思是要懂得“行”,也要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在事业和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一定要懂得“知止”的含义。
知止,方能顺应规律。古今欲成大事者,必知止。“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人的一生,能够把握好一个尺度,学会知止,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01 止语 开口说话是本能,守住自己嘴巴是本事。过一时嘴瘾,会给自己埋下祸根,多言招来灾祸。
这,就是知止。人们常说,做人要懂得知足,知足常乐。实际上,做人更要懂得知止,知止不殆。知足只是一种心理状态,而知止则体现的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知止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史记》中有一个故事: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他非常喜欢吃鱼,于是就有人给他送鱼,他拒而不受。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出自哪里?
1、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是有典故的,它的出处是《孙子兵法》。这句话源自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子的著作《孙子兵法》。在这部兵书中,孙子强调了军事策略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有关战争计划和执行方面的智慧。
2、“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出处:这句话是《大学》中的一句格言,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于决策与行动的重要指导原则。含义:“谋定而后动”意味着在决策和行动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谋划和准备,确保目标明确、策略得当,避免盲目行动。
3、“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有典故,是从《大学》中的一句演化而来的。“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是“从知止而后有定”演化而来的。“知止而后有定”出自《大学》。《大学》中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这句话的出处有典故,是从《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演化而来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 原句:《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