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敷设管道的埋设深度有哪些要求
装置内管道埋设深度的要求:在无混凝土铺砌的区域,管道的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5m。在室内或室外有混凝土铺砌的区域,管道的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3m。在机械车辆通行区域,管道的管顶距车行道路路面不宜小于0.7m。其他特殊要求:埋地管道如有阀门,应设阀门井,以确保阀门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
国家对城市燃气管道地下敷设深度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当燃气管道埋设在机动车道下时,其最小覆土厚度不得小于0.9米;在非机动车车道(含人行道)下敷设时,不得小于0.6米;在机动车不可能到达的地方,该厚度不得小于0.3米;在水田下敷设时,不得小于0.8米。
管道埋设深度需在冻土层以下。例如,如果当地冻土层厚度为700毫米,那么管道的埋设深度应至少在700毫米以下。 考虑地梁的深度,确保管道要么从地梁上方穿过,要么从地梁下方布置。假设地梁顶部埋深为-2米,梁底部埋深为-9米,则管道的埋深应选择在-1米或更深的-0米处。
生活污水接户管的埋设深度不应超过土壤冰冻线以上0.15米,同时管顶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3米,确保管道安全并便于未来的维护工作。 地面上的管道应尽量避免与道路、铁路和航道等交通路线交叉。如不可避免,交叉处的设计应确保行人和车辆船舶的安全通行。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有哪些
1、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相关资格证书上岗作业。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指重点设施、重点企业和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的具体内容 事故隐患分类:包括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2、化工生产装置,若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若未设置不间断电源,则属于重大事故隐患。1 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若未正常投用,则构成重大事故隐患。1 若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则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3、- 重大隐患:可能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万元。 法律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或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4、矿井瓦斯抽采不达标:矿井中的瓦斯是重大安全隐患。若瓦斯抽采设施不完善或效果不佳,瓦斯积聚在矿井中,极易引发事故。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机械隐患存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如塔吊、施工升降机等,若存在安全隐患未排除,可能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5、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这类隐患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潜在危险,可能引发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环境破坏。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违规操作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自然灾害隐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前的预兆或迹象都属于重大隐患。
液化烃储罐为什么要设置防火堤?哪些液化烃储罐应当设置防火堤?防火堤...
液化烃储罐设置防火堤是为了确保安全,防止意外泄漏扩散和无关人员进入。当发生大量泄漏时,防火堤内的积聚气体可由内置报警器及时发现,便于迅速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液化烃储罐,其防火堤设置规定如下:全压力式和半冷冻式液氨储罐,以及液化烃全冷冻式的单防储罐组,必须设置防火堤。
液化烃储罐应当设置防火堤,这是因为:防火堤可以作为限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罐组;一旦泄漏量较多,防火堤内必然会有部分液化烃积聚,可以由堤内设置的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报警,有利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此外,由于防火堤较低,便于少量泄漏的液化烃气体扩散。
防火堤和围堰,两者在用途和功能上有明显的区别。防火堤,作为油罐及其他液态危险品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的重要构筑物,其主要职责在于防止液体外流与火势蔓延,确保危险品安全,避免对环境及周边设施造成更大损害。相比之下,围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则是临时性围护结构。
在液碱储罐区中,如果储罐之间的距离较近或者储罐数量较多,建议设置防火堤。防火堤是一种用于防止火灾扩散的设施,通常由混凝土或其他不易燃材料构成。防火堤可以有效地隔离储罐之间的火灾,减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储罐区的安全性。因此,在液碱储罐区中,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设置防火堤。
储罐区防火堤的宽度一般不小于2米。这些尺寸的规定是基于储罐区的储罐数量、储罐体积、储罐存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得出的,旨在降低储罐区火灾的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对防火堤周边的消防设施、排水系统等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防火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1条液化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储罐的基础、防火堤、隔堤、液化烃及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码头及管架、管墩等,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第2条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储罐的隔热层,宜采用非燃烧材料。当采用阻燃型泡沫塑料制品时,其氧指数不应小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