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存档存到哪里?
1、个人档案一般应存放在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机构,如人才中心或学校。以下是关于个人档案存档地点的详细说明:学校:对于刚毕业且尚未就业的学生,个人档案通常可以暂存在学校。学校会负责保管学生的档案,直到学生找到工作或超过一定的存放期限。
2、法律分析:个人档案通常存储在以下机构: 人才服务机构:通常为个人户口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人社局。对于师范类毕业生,其档案通常存放在户口所在地的教育局。 报到证签约单位:这是指毕业生在毕业时所持报到证上指定的单位(可能是签约单位或其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
3、大连个人档案存放在人才市场。大连的个人档案可以存放在单位或者存放在人才市场。如果你在学校已经签订了单位,且单位具有存档权限或者有能委托托管的机构,毕业生档案就会根据三方协议上提供的接收单位名称、地址进行转递,档案也就存放在具有托管权限的单位了,这类单位一般都是国企、事业或者机关单位。
4、工作单位:如果你加入的是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你的档案通常可以存放在这些单位的人事部门。这些单位具有保管档案的权利。 户籍地人才中心:如果毕业后的两年内你没有找到有档案保管权限的单位,你的档案可能会被送回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保存。
户档暂存什么意思
户档暂存是指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一项服务,特别适用于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或决定继续深造的学生。具体解释如下:服务对象:主要面向有明确就业意向但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届毕业生,以及决定继续深造的学生。服务内容:在申请成功后,毕业生的档案和户口将暂时由学校保管,这一期限通常为毕业当年的12月31日。
户档暂存,针对毕业前就业方向未定的学子,尤其适合那些计划二战或暂不就业者。进行此操作,毕业生需明确就业意向。原则上,明确不就业或正备考研究生的考生不宜申请。具体流程中,学生档案与户口暂时保留在学校,但仅限于临时保管,一般在毕业当年12月31日前有效。
居民用户每月用电量划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第一档:电量每户每月210度及以下,执行现行电价,每度0.5469元;第二档:电量每户每月210-400度之间,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度加价0.05元,即每度0.5969元;第三档:电量每户每月400度以上,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度加价0.3元,即每度0.8469元。
上海高校毕业生档案托管和暂存
1、了解政策:首先,需要确认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是否接受应届毕业生的档案。尽管有说法称需工作满一年才能托管,但建议直接联系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准备必要材料:如果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接受应届毕业生档案,且公司需要协助建立档案,通常需要准备劳动手册和毕业证等材料。
2、当地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提供档案托管服务,便于日后办理各种手续。学校暂存:部分高校允许毕业生在毕业后一段时间(通常为两年)将档案暂时存放在学校,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最终仍需选择合适的存放地点。户籍所在地:打算回老家发展或暂时未确定去向的同学,可将档案转回户籍所在地的人事局或教育局。
3、以班级为单位领取《人事档案与户籍托管合同书》(一式两份,学校与毕业生本人各留存一份),并用钢笔按要求填写,截止时间为6月10日。付户籍托管费120元/年.人(档案托管两年择业期内免费,两年后60元/年.人)。
4、管理方式:托管是一种集体形式的管理方式,将档案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管,由专门的人事代理机构或人才市场进行管理,而暂存则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管理方式,可以由个人或单位自行管理,也可以委托给第三方进行管理。
5、教育局:师范类本科毕业,档案由学校邮寄到当地教育局;未在教育体系就业,需及时转至人才交流中心。研究生学院:本科毕业后读研,考研学校录取后档案可存放到研究生学院档案馆。学校暂存:部分高校允许毕业后一段时间(通常两年)将档案暂存学校,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6、毕业后档案一般存放在本科学校、原户籍地人事局、人才市场、劳动局以及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档案的存放地点一定要方便以后取用,流转程序要切实可查,以免造成死档或丢失。
毕业离校时,户口以及档案是否可暂留学校
毕业后档案和户口能否暂时留在就读学校,取决于具体学校的政策。一些学校允许学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保留档案和户口,而另一些学校则可能要求学生将档案和户口派遣回原籍。以下是关于此问题的一些具体说明:学校政策差异:不同学校对于毕业后档案和户口的保留政策存在差异。
通常情况下,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应尽快迁出。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学生可以申请暂时将户口和档案留在学校,但这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南方医科大学规定,学生在毕业后的两年内可以申请将户口暂留学校,但学校不负责相关资料的办理。
毕业离校时就业材料未办妥,户口、档案正常是需要及时办理迁出的,若学生因为特殊情况是可以到该校相关部门申请暂留户口以及学籍档案的。一般情况下学生是可以在毕业以后申请暂缓就业的,有效期为2年,2年后必须办理相关户口以及档案迁移。
可以把档案迁出去,户口暂时留在学校,但这与当地户籍政策紧密相关。以下是具体分析: 档案与户口是两个相对独立但紧密相关的问题: 档案代表了个人学习、工作经历等重要信息,通常需要根据工作情况选择合适的存放地点。 户口则与个人的居住、工作、子女教育等多方面权益紧密相关。
毕业后档案和户口是否能暂时留在就读学校,取决于具体学校政策。一些学校允许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档案和户口,而一些则可能将其派遣回原籍。如文中提到,若研究所要求将未签约关系返回生源地,可能意味着毕业后需进行社会招聘。
毕业生档案应该存放在哪里
1、毕业生档案一般存放在以下几个地方:学校:对于毕业后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或者处于择业期的毕业生,其档案通常会继续存放在毕业院校,由学校进行暂时的保管。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对于已经就业但单位没有档案管理权限,或者选择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其档案可以存放在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
2、毕业后档案一般存放在本科学校、原户籍地人事局、人才市场、劳动局以及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档案的存放地点一定要方便以后取用,流转程序要切实可查,以免造成死档或丢失。
3、生源地人事局大多数未就业毕业生都会选择将个人档案存放至生源地人事局,即个人户籍所在地,这样可以方便以后工作学习时,公司或学校的调档工作。居住地人才市场对于未就业还在求职中的毕业生,可以在居住地人才市场登记为未就业人员,等到找到工作后,则可以调到工作地人才市场。
4、出国留学:选择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其档案一般寄送到生源地人社局。继续深造:对于继续读研、读博等深造的毕业生,档案会寄送到录取学校。回生源地报到:《报到证》回生源地人社局报到的毕业生,档案会寄送到当地人社局。通常未落实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档案会转移至户口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5、毕业后个人档案存放地点如下:原毕业学校:适合计划考公务员或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学校通常会保管档案两年;工作单位: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由单位统一保管;人才交流中心:未落实工作或就职于中小企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存放档案。
6、毕业生档案一般存放在以下几个地方:档案馆或人力资源部门:这是最常见的存放地点。学校会将毕业生的档案转交给当地的档案馆或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统一保管。这些地方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能力和完善的保存设施,能够保证档案的安全,同时方便毕业生查询和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