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陶瓷的诗句
1、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怀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 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岁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 岁寒三友,松竹梅,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始于土,成于火,州嫌瓷比玉,宁碎不折;公生明,廉生威,正必德,宁折不弯。
2、描写陶瓷的诗句如下: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唐·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赏析:大邑县烧成的瓷碗又轻巧又坚实,扣打它如同敲击磬玉,哀婉的声音传遍了全城。上句言瓷碗质量极佳,下句言瓷碗声音极美。这是杜甫为乞来瓷碗所作的赞美之词。
3、表现景德镇瓷器的诗句有:“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出自明·缪宗周的《咏景德镇兀然亭》。 有关陶瓷的诗词有:“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出自宋·彭汝砺的《送许屯田诗》。 描写陶瓷的诗词有:“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4、“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杜甫以霜雪比喻白瓷的洁白无瑕,表达了陶瓷制品的高洁之美,即便是简陋的茅屋,有了这样的瓷器也显得格外珍贵。“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说的是哪种工艺品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说的是青花瓷。以下是关于青花瓷的简要介绍:制作工艺:青花瓷属釉下彩瓷,其制作工艺是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特点:青花瓷的釉色白中泛青,胎质细密,青花色泽鲜艳,图案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清代诗人龚轼在《陶歌》中写道:“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这段诗句生动地描述了青花瓷烧制的奇妙过程。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说的是青花瓷。分析如下:诗句来源:这句诗出自清代龚轼的《陶歌》,是对青花瓷的生动描绘。工艺特点: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瓷,其制作工艺独特。首先,在陶瓷坯体上描绘出精美的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最后,经过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说的是青花瓷这种工艺品。以下是关于此答案的详细解析:诗句来源:这句诗出自清代龚轼的《陶歌》,是对青花瓷制作工艺和特点的形象描述。制作工艺:“一火成”指的是青花瓷在高温下一次烧制而成,这是其制作工艺的一个重要特点。
形容景德镇瓷器的诗句
1、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译文:景德镇能产出上等的陶瓷,但是本地的能手很少。景德镇瓷业工匠手来自四面八方,瓷器做好了后就流传到了世界各地。《赠昊十九》——明代樊玉衡 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
2、诗句:“瓷如玉雪映晴光,形态雅致韵悠长。”解释:此句形容景德镇瓷器洁白如玉雪,在晴光下更显其优雅形态与细腻质感。文化底蕴之美:诗句:“千年文化凝瓷韵,古韵今风共悠扬。”解释:景德镇瓷器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古今文化在其上交融,共同谱写出悠扬的文化乐章。
3、唐代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中赞美瓷器:“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译文:大邑县烧成的陶瓷碗又轻巧又坚实,敲击声如同敲击美玉,声音传遍了全城。 唐代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描绘瓷器的色泽和工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4、关于景德镇瓷器的诗句 唐代诗人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中赞美了景德镇瓷器的轻巧与坚固:“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宋代诗人王沂孙在《天香·咏龙涎香》中描绘了龙涎香的迷人:“龙涎装入红瓷盒后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成经营的指环。
关于陶瓷的诗句有哪些
1、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怀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 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岁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 岁寒三友,松竹梅,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始于土,成于火,州嫌瓷比玉,宁碎不折;公生明,廉生威,正必德,宁折不弯。
2、陶瓷如白玉,非宝胜千金,怀古千纸思,心藏万卷书。 竹耸天势,松岁耐寒,梅魁众卉,三友四季欢。 岁寒三友,松竹梅,九秋风露窑开越,翠色千峰夺。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传城。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怜。
3、“越瓯秋晓翠色浓,千峰万山雨声中。夜露暗添仙掌润,嵇中散后酒杯空”,描绘了越窑瓷器在秋天的晨风露水中显现出翠绿的颜色,如同千峰万山的颜色,人们在夜间用它们盛载露水,仿佛是嵇中散留下的酒杯。
4、担头担个赤瓷罂,斜阳独立濛笼坞。宋朝2 送许屯田诗彭汝砺浮梁巧烧瓷, 颜色比琼玖。因官射利疾, 从喜君独不。父老争叹息, 从事古未有。武林旧事周密著别剪好色样一千朵,安顿花架。并是水晶、玻璃、天青汝窑、金瓶。就中间沉香卓儿一只,安顿白玉碾花商尊。约高二尺,径二尺三寸,独插照殿红五十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