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通常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1. 假定条件(假定):这是法律规范适用的前提条件,指出了法律规范所适用的对象和情况。
2. 行为模式(行为规范):这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规定了人们应当如何行为,包括应当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
3. 法律后果(后果):这是法律规范对行为人行为的评价和结果,包括肯定的法律后果和否定的法律后果。
具体来说:
假定条件:比如,“年满18周岁的公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前提条件。
行为模式: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后果: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法律规范的基本结构,确保了法律规范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