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美丽的窗花》
课时:1课时
年级:大班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窗花的制作过程,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1. 让幼儿掌握窗花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1.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具有个性的窗花。
教学准备:
1. 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制作材料。
2. 幼儿园科学活动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一幅窗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
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幅美丽的窗花,它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非常漂亮。”
二、讲解窗花的制作方法
1. 教师向幼儿介绍窗花的制作材料,如纸、剪刀、胶水等。
2. 教师演示窗花的制作过程,包括剪纸、折叠、粘贴等步骤。
3. 教师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剪纸时要小心,折叠时要均匀等。
三、幼儿动手操作
1. 教师将制作材料分发给幼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窗花的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幼儿在完成窗花制作后,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分享与交流
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让幼儿介绍自己的窗花。
2. 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幼儿的创意和努力。
五、总结与反思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回顾窗花的制作过程。
2. 教师鼓励幼儿将窗花挂在幼儿园的窗台上,美化环境。
3.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制作窗花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制作窗花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评价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