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数效用论是经济学中用来分析消费者偏好的一种理论,它认为消费者偏好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偏好关系来表示的,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效用数值。以下是序数效用论所基于的三个前提假设:
1. 偏好的完全性(Completeness):
对于任何两种商品组合,消费者总是能够比较并表明自己的偏好。具体来说,消费者能够对两种商品组合A和B做出以下三种选择之一:
A优于B(A > B)
B优于A(B > A)
A与B无差异(A ≈ B)
2. 偏好的可传递性(Transitivity):
如果消费者认为A优于B,且B优于C,那么消费者也认为A优于C。这意味着偏好关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逻辑上的矛盾。
3. 偏好的非饱和性(Non-satiation):
对于任何商品组合,消费者总是偏好更多的商品。换句话说,如果商品组合A包含在商品组合B中,那么消费者不会偏好A而不偏好B。非饱和性假设表明消费者总是追求更多的商品以满足其需求。
这三个前提假设为序数效用论提供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基础,并使得消费者偏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序数关系来描述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