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社会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传统经济社会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吸收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试图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和经济现象。以下是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些主要特点:
1. 跨学科性:新经济社会学强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工具。
2. 关系网络分析:新经济社会学重视社会关系网络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认为个体或组织的行为受到其社会网络结构和关系的制约。
3. 嵌入性:新经济社会学强调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性,即经济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等环境紧密相连。
4. 认知过程:新经济社会学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如信念、价值观、认知偏差等如何影响经济行为。
5. 制度分析:新经济社会学强调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认为制度是经济行为的重要背景和条件。
6. 历史比较:新经济社会学重视历史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行为的规律。
7.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既重视定性研究,如访谈、案例研究等,也重视定量研究,如统计分析、实验等。
8. 实践导向:新经济社会学强调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为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9. 关注社会不平等:新经济社会学关注社会不平等问题,探讨经济行为如何加剧或缓解社会不平等。
10. 全球视野:新经济社会学具有全球视野,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和社会现象的变化。
新经济社会学是一种具有广泛视角和丰富方法论的研究范式,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经济和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