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封建社会的划分通常可以按照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
1.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5世纪-1066年):
这是英国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由多个盎格鲁-撒克逊部落组成。这个时期的封建制度并不完全,但已经有了土地分封和封建领主的概念。
2. 诺曼征服后(1066年):
诺曼征服后,威廉一世建立了更为集中的封建制度。这一时期,封建领主对国王负责,而农民则对领主负责。
大封建领主:直接向国王效忠,拥有大片土地和众多附庸。
小封建领主:向大封建领主效忠,同样拥有土地和附庸。
3. 中世纪时期(11世纪-15世纪):
这一时期,封建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庄园制度:庄园是封建社会的基本单位,领主拥有庄园的所有权,而农民在庄园上耕作。
封建等级制度:包括国王、大封建领主、小封建领主、骑士、农民等。
4. 都铎王朝时期(1485年-1603年):
这一时期,封建制度开始衰落,国王的权力逐渐增强。
国王开始通过议会来管理国家事务,封建领主的权力逐渐被削弱。
5. 光荣革命后(1688年):
光荣革命后,英国进入了君主立宪制时期,封建制度逐渐消失。
封建领主和庄园制度被废除,土地所有权逐渐转移到个人手中。
英国封建社会的划分可以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封建制度特点、社会阶层结构等方面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