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只有28天或29天,这是因为农历(阴历)与阳历(公历)的不同。
农历,也称为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周期来安排的,即一个月的周期大约是29.5天。因此,农历的月份通常有29天,称为“大月”,而有些月份只有28天,称为“小月”。农历的年份中,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和5个小月,一年总共大约是354或355天。
阳历,也称为公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来安排的,一年大约有365天。为了使阳历与季节保持一致,每四年会多出一个闰日,即2月29日,这样一年就有366天。
由于农历和阳历的周期不同,农历的月份与阳历的月份并不完全对应。为了使农历与阳历保持一致,即农历的新年(春节)大致在阳历的同一时间,每19年左右会有7个闰月,即在农历的某些月份中增加一天,使得这个月有29天。
因此,正月的长度取决于是否是闰年。在平年(非闰年),正月有28天;在闰年,正月有29天。这样,农历的月份和年份与阳历的月份和年份可以大致对应,保持了农历与季节的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