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地基的冻土是怎么处理的?
1、通过增加路基填土的高度,并使用天然土壤进行保温,这种经济实惠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路基下铺设工业保温材料(如PU、EPS等),铺设5至10厘米厚的保温板,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安装通风管是另一种方法,即在路堤中安装直径约30厘米的金属或混凝土横向通风管,有效降低了路基的温度。
2、青藏铁路通过使用通风管来调节冻土区的温度,以防止冻土的融化和再冻结。冬季,通风管开启,允许外部低温空气进入地下,将冻土层冷却至与外部环境一致的低温状态。夏季,通风管关闭,阻止外部热量进入地下,减少冻土层的热量吸收,从而减少冻土的融化和膨胀。
3、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工程的需要,必须预先融化或清除多年冻土。这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使用片石通风路堤、通风管路堤、片(碎)石保温护道等主动性措施,以实现冻土的主动控制。 热棒技术 青藏铁路还广泛应用了一种被称为“热棒”的主动降温技术。
4、青藏铁路冻土解决方法:原则一:保持冻土处于冻结状态(保护冻土原则)。原则二:控制多年冻土逐渐融化或局部融化(控制融化原则)。原则三:预先融化或清除多年冻土(破坏冻土原则)。
5、目前有多种解决的办法与技术,一是适当提高路基填土高度,用天然土保温,这种方法价廉,可普遍采用。二是在路基埋设工业保温层(PU、EPS等),埋设5~10厘米保温板,在工程实践中均取得极佳工程效果。三是埋设通风管,就是在路堤中埋设直径30厘米左右的金属或混凝土横向通风管,可以有效降低路基温度。
冻土路基施工有哪些规定
1、在路基施工中,填土材料应符合规定,禁止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和盐渍土。填土内不应含有草、树根等杂物,且粒径大于10厘米的土块应提前打碎处理。(2)施工前需排除原地面积水,彻底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杂物。同时,对坟坑、井穴等较大洞穴进行妥善处理,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度。
2、铺土层应及时碾压密实,不得受冻。填方土层宜用未冻、易透水、符合规定的土。气温低于-5℃时,每层虚铺厚度应较常温施工规定厚度小20%~25%。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c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3、排水:当路基位于永久冻土的富冰冻土、饱冰冻土或含土冰层地段时,必须保持路基及周围的冻土处于冻结状态,排水系统与路基坡脚应保持足够距离;高含冰量冻土集中路段,严禁坡脚滞水、路侧积水,边坡应及时铺填草皮。在少冰与多冰冻土地段,也应避免施工时破坏土基热流平衡。
4、管沟两侧及管沟底以上500 m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室内基槽(坑)或管沟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当采用人工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0 mm。
5、路基工程冬季施工主要进行旧路基挖除弃方施工,而不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开工未挖完的土质路堑、基坑,将开挖面表层翻松30-40cm,耙平作为保温层防冻,已开挖完的,表层预覆松土或草袋上覆松土,待继续施工时再清除。
6、七个月。冻土的冻结期较长,最长达七个月,超过冻结期后不能施工,有安全隐患,施工不便,因此冻土对施工期限是七个月。冻土对施工的要求是高含冰量冻土地段开挖宜在寒季进行,基底和边坡换填及保温层等施工宜在6月底前完成,路基施工前应形成有效的临时排水系统。
如何防治冻土冻融
1、换填土:换填土采用水稳性好,冻稳性好,强度高的粗颗粒填料换填路基上部,换填选料原则:冻胀时路面不产生有害变形,冻融时路床承载力不下降,换填厚度应控制在最大冻深的70%~100%。
2、分布地区: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应对措施:防治冻融荒漠化的对策包括减轻草场压力、恢复草地植被、加强鼠害防治、合理布局开发工程以及采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等。
3、分布地区: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应对措施:防治冻融荒漠化的对策主要是减轻草场压力、恢复草地植被,加强鼠害防治,合理布局开发工程,并采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等。题目回顾 题目:冻融分选作用是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
4、冻土问题解决方法:- 提高路基填土高度,利用天然土壤的保温性能。- 在路基中铺设工业保温材料,如聚氨酯(PU)、聚苯乙烯(EPS)等,以减少热量传递。- 埋设横向通风管,降低路基温度,防止冻土融化。- 采用抛石路基,利用其良好的通风性能和冷却效果,保护冻土稳定。
5、抛石路基法采用碎石填充路基,利用其良好的通风透气性,阻止热空气下沉,并引入冷空气,从而保护冻土。 在一些极不稳定的冻土区域,修建低架旱桥是一种可行的工程方法,尽管其成本较高,但效果有保障。青藏高原的气温对冻土状况有着显著影响,通常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高3至4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