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佛山的诗句对联
城中仰看山容好,山上看城小。半城斜日二分秋,别有一分秋色在僧城。城南马车山前路,几许来还去。高人难得住山缘,却似鹊华相望不相连”。 济南在周代属齐国,西魏至北宋称齐州,千佛山俯视济南有九座山,因此借用唐代诗人李贺《梦天》的诗句:“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趵突泉》(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登千佛山寺》 (明)边贡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济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出自刘凤诰的《咏大明湖》,这句诗已成为赞美济南古城美景的代表作。诗句意味着大明湖四周绽放着荷花,三面被垂柳环绕,荷花与柳树相映成趣,景色宜人。同时,整个城市都沐浴在千佛山的山色之中,大明湖占据了城市风光的一半。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写的是山东省济南市。具体解释如下:诗句出处:这句诗是山东济南大明湖沧浪亭上的一副对联,作者是清代文人刘凤诰。诗句含义:诗句描述了大明湖的美景,四面都是荷花,有三面环绕着柳树,红荷绿柳相映衬,分外美丽。
大明湖园中之园--铁翁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就镶嵌在这里。
关于济南的诗句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宋·汪藻《趵突泉》。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济南清泉的喜爱之情,清泉的冷暖只有诗人自己知道。波涛声震大明湖,喷雪飞雷怒不休。——元·张养浩《趵突泉》。解释: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趵突泉波涛汹涌、水花飞溅的景象。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出自现代·老舍《题全家福》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出自清·乾隆《珍珠泉》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出自宋·苏轼《阳关词三首 答李公择》忆过济南春未动,三子出迎残雪里。
苏轼的相关诗句 济南何在暮云多:出自宋代苏轼的《画堂春》。 济南春好雪初晴:出自宋代苏轼的《阳关曲》和《阳关词三首 答李公择》。 济南自古多奇月:虽然直接出处可能不广为人知,但确实体现了古人对济南月色的赞美。 逸书闲问济南生:出自宋代苏轼的《和致仕张郎中春昼》。
《客有询济南风景者》 (清)王苹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千佛山》 (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 (宋)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
济南三月春光好,明湖绿静明如扫。——清·张元《明湖载酒行》译文:三月的济南春色怡人,大明湖湖水碧波荡漾干净的就像扫过一样。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刘凤诰《咏大明湖》译文:四面都是荷花三面都是柳树,一半的山城风光一半的大明湖的景色。
描写济南的诗句有哪些 《客有询济南风景者》 (清)王苹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趵突泉诗》 (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关于山东美景的诗句(山东优美诗句)
山东优美诗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海右此古亭,济南名士多;雪落元夜前,花市灯如昼,灯映雪如银,雪绕泉似雾;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岭南江行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清代邵士的《过兰陵》一诗,以壮美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赞美了山东枣庄。诗中提到“兰陵古道一天晴,山色青青马首迎”,展现了枣庄的自然美景。同时,“美酒临觞怀李白,雄文佩笔访荀卿”则表达了枣庄丰富的文化内涵。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泰山夏日云海的壮观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山东泰山的壮丽景色之中。“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黄河作为山东的重要河流,这句诗描绘了黄河从西边奔流而来,缓缓流入远山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山东的自然之美。“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海滨邹鲁风光好,碧海蓝天共长天。”这句诗展现了山东海滨的美丽风光,碧海蓝天相接,景色宜人。“山东大地春常在,麦浪滚滚绿无边。”描绘了山东大地四季如春,尤其是麦田广袤,绿意盎然的景象。 历史文化 “孔孟故里传千古,文化底蕴厚如山。”孔子和孟子都是山东人,他们的思想影响深远。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句诗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以及山东的郁郁葱葱、山色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