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的首尾两句都一样一般怎么叫
一首诗的首尾两句都一样,这种诗体一般被称作“回环诗”或“回文诗”。回环诗:这种诗体的特点是,其诗句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往复,形成回环往复的美感。首尾两句相同,是回环诗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强调了诗句的重复和呼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一首诗里,每一节的开头一句和结尾一句相同,这种写法在诗歌里叫顶针。顶针也叫顶真,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就好像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
律诗一共八句,每两句成为一联,这样,一首律诗分成四联: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
古诗中对称的诗句有哪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沉舟侧昄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秦川丽丽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如(1)句。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如(2)句中“六王毕,四海一”与“蜀山兀,阿房出”相对。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例如(3)中以分号为界的前三句与后三句相对。
对仗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是典型的对仗,通过对“落木”与“长江”,“萧萧下”与“滚滚来”的描绘,不仅形式上对称,而且内容上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隐含了时间流逝、历史长河的主题。
写景古诗讲究对称的有哪些
1、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怨》),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
2、正与侧(衬托对比)的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 ;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动与静的结合。
3、另外一种看上去没那么严谨,同样看杜甫的诗:“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仔细分析下来,确实对仗,但乍看上去又有些散,这种称之为“宽对”。从文法来分有“并肩对”、“流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