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基础压实度是指道路施工中,路基、基层等基础部分在压实过程中的密实程度。它是衡量道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道路基础压实度通常用压实度系数(K)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K = (实际干密度 / 理论最大干密度) × 100%
其中,实际干密度是指实际施工后,单位体积基础材料的干重;理论最大干密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体积基础材料能够达到的最大干重。
道路基础压实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路基压实度:根据不同土质,压实度系数应达到90%以上。
2. 基层压实度:根据不同基层类型,压实度系数应达到95%以上。
提高道路基础压实度的措施:
1. 选用合适的压实设备:根据土质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如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
2. 优化压实工艺:根据土质特性和施工要求,制定合理的压实工艺,如分层压实、交叉压实等。
3. 控制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符合要求。
4.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压实度得到有效控制。
道路基础压实度是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确保道路基础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