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语句排序中顺序题有什么技巧
首先,应观察选项,找出哪些句子可能作为首句。常见的不能作为首句的句子包括:含有指代词或人称代词的句子、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中的后者、并列句的后半句、含有总结词的句子以及具体分析描述的句子。当选项中存在多个可能的首句时,可以通过抓取标志词来锁定顺序。
引出话题的句子(定义、背景、现状等);2)中心句、总括句、观点句。观察标志词语判定前后顺序。常见的标志词语如指示代词、关联词、重复词、因果词等。通过文段行文脉络判断顺序,进行检验。
根据空间方位的顺序,先说大观园被中轴线分开,再描述这条线上,然后先东后西,故四句话的顺序应当是③⑥④⑤,且四句话为重复话题先后语句关系紧密,故排除A、D选项。正确选项为B。事理顺序:凡在方位和时间之外的顺序都是逻辑事理顺序。
语句排序,即将多个句子顺序打散,无规则排列,然后要求将句子重新排列,完成正常语序的表达。具体:(一) 从选项设置类型出发 做过真题的考生会发现,语句排序在选项设置中,分为四种情况。
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做题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呢?
1、其中,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片段阅读又有9种具体题型: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词语理解题、代词指代题、态度观点题、语句衔接题、语句排序题、标题填入题、细节判断题。而逻辑填空包括:实词辨析、虚词辨析和成语选择。
2、时间顺序是较为常见的写作顺序之一,在此并非是要大家去通读之后再排序,而是去瞄准一些敏感词,直接排序。最常用——精确时间词 什么是精确的时间词?这个很好理解,精确到年代。如材料的某几句话出现2013,2009,1998,这个时候可以将这三句话直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1998,2009,2013。
3、第一种顺序:言语理解、逻辑判断、资料分析、常识、数量关系;第二种顺序:常识、言语理解、逻辑判断、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大家可以看到一般都是会把数量关系版块放到最后去做,这是因为数量关系的计算量比较大,很多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板块是放弃的,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吧。
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题如何找到逻辑起点?
1、首先要找出正确的起点,为解题提供最初的线索,那怎样快速的找到公务员考试逻辑起点呢?逻辑起点即开篇的第一句话。
2、当选项中存在多个可能的首句时,可以通过抓取标志词来锁定顺序。关联词语如因果、转折、递进等,指代词前要有具体指称对象,顺序词如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等,都能帮助快速锁定句子的相对位置。
3、——找逻辑起点:1)引出话题的句子(定义、背景、现状等);2)中心句、总括句、观点句。观察标志词语判定前后顺序。常见的标志词语如指示代词、关联词、重复词、因果词等。通过文段行文脉络判断顺序,进行检验。
4、④具体分析、描述性的句子不能当逻辑起点。如,多用于几句内容相关的句子进行比较,一般从某方面进行描述且较为具体的句子一般不当做逻辑起点。2)可以当逻辑起点的句子有:①段尾:总结句、结论句、对策句。②段首:总括句、观点句、引出话题的句子。关注一些标志词,找到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